水中的油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它可能对水生生物、水源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测量水中的含油量是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的关键一步。
水中油多指分散在水中吸附于悬浮微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油。一般而言,水中含油量的正常范围在0.01毫克/升(mg/L)至10毫克/升(mg/L)之间。当然,对于不同用途的水体,其对含油量的要求也不同,例如,饮用水的含油量要求通常更为严格,一般要求在0.01毫克/升以下。而对于工业废水或河流湖泊等水体,其容许的含油量可能较高,但仍需要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水中油中多种碳氢化合物再紫外光的照射下,分子吸收和它的特征频率相一致的光线,由原来的能级跃迁至高能态,当它们从高能态跃迁至低能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产生荧光。紫外荧光法在线监测水中油的方法就是利用这一性质对水中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水中油中稳定的多环芳烃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溶液的荧光强度与激发光强度、物质的荧光量子产率等有关,荧光强度If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式:
其中I0激发光强度;b为样品池厚度;c为溶液浓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为荧光量子产率(荧光效率)。物质摩尔吸光系数ε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荧光量子产率?即荧光物质吸光后发射的荧光的光子数与所吸收的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值。上述关系式表明,当激发光源功率恒定、同等外围环境条件下,含油稀溶液产生的荧光强度与溶液中荧光物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因此,根据发射荧光波段的荧光强度,可以确定水中油的浓度。
有研究表明,紫外区域是石油类污染物激发效率较高的区域,并且多环芳香烃类物质在水中油所占的比例是稳定的,通过多环芳烃的含量来指示水中油的含量再环境检测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必一运动传感水中油传感器采用荧光法测定方式,该方法利用油类物质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荧光信号的特性,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来定量测定水中的含油量。荧光法具有快速、高灵敏度和非破坏性等优点。